灞桥折柳典故是什么

时间:2024-03-19
最佳答案

【灞桥折柳】的典故 据史料记载,灞河上建桥始于春秋时期。

秦穆公称霸西戎,将滋水改为灞水,并于河上建桥,故称“灞桥”,史载这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。

王莽地皇三年(公元22年),灞桥水灾,王莽认为不是吉兆,便将桥名改为“长存桥”。

这次被水冲露出的灞桥为隋桥,建成于隋朝(公元583年),因在原灞桥桥址以南,故称为“南桥”。

横跨灞河的灞桥是长安与东方广大地区的重要通道。

《西安府志》中云:“灞桥两岸,筑堤五里,栽柳万株,游人肩摩毂击,为长安之壮观。

”每当春意盎然、春风扑面之际,柳絮漫天飞扬,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致。

“大雪纷纷何所似”,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。

东晋谢道蕴“柳絮”和“雪花”的一句妙联而使得“灞柳风雪”成为关中八景之一景。

据《三辅黄图·桥》记载:“灞桥在长安东,跨水作桥,汉人送客至此桥,折柳赠别”。

灞桥折柳典故是什么

喜欢唐诗的人都知道,唐代长安东有一条河叫灞河,灞河上有一座桥叫灞桥。灞河两岸杨柳依依,出京东行几乎都需经过这里,当时人们送别亲友常在此处“折柳留恋”,故而灞桥折柳成了唐诗中著名的典故。

灞河位于西安市的东郊,发源于秦岭,原名滋水。

相关推荐
CopyRight © 2020-2024 常识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. 鄂ICP备2023016227号-4 站务邮箱: 792311118@qq.com